粵辭林
廣東話辭典
關於你嘅查詢:,我哋搵到45筆資料。
自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自己忖度,仔細思量。
出處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
疏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疏忽耽擱。
出處
宋.蘇軾〈畫車〉詩二首之一
上易下難須審細,左提右挈免疏虞。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牢子們緊緊看守,不致疏虞。
摯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人名。(西元?~312?)字仲洽,西晉時長安人。少師事皇甫謐,才學通博,著有《文章流別集》、《文章志》等。
艱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艱難憂患。
出處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
宋末艱虞,百王澆季。
宋.陳與義〈先寄邢子友〉詩
欲見舊交驚歲月,剩排幽語說艱虞。
虞舜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也稱為「大舜」。
火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伙計。
出處
《蕩寇志》第八四回
我來做挑擔的火虞,你去遞手本參謁。
堪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可慮。
前途堪虞
後果堪虞
虞祭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一種古代的祭禮。在父母葬後,將其魂魄安於殯宮的儀式。
出處
漢.劉熙《釋名.釋喪制》
既葬,還祭於殯宮曰虞,謂虞樂安神,使還此也。
唐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唐堯、虞舜二帝。堯舜時代,皆行禪讓,帝位傳賢不傳子,自古以來,就稱為「太平盛世」。
出處
《論語.泰伯》
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史記.卷一二○.汲黯傳》
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虞人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古代掌山澤之官,亦主苑囿田獵。
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
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
漢.趙岐.注
虞人,守苑囿之吏也。
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
俺帶著虞人們,牽了犬,臂了鷹,架烏號之弓,挾肅慎之矢,到中山地面打獵一回咱。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嘅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粵音韻彙》(重排本)(黃錫凌,1991)、 《李氏中文字典》(第二版)(李卓敏編纂,1989)、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周無忌、饒秉才,1988)、 《粵音正讀字彙》(第二版)(何文匯、朱國藩編著,2001)、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余迺永校註,1993)、 《集韻》(丁度等編,1985)、 《康熙字典》(張玉書等編纂)、 《大漢和辭典》(諸橋轍次著,1955-60)、 《辭源》(廣東、廣西、湖南,商務印書館,1987)、 《漢語大字典》三卷本(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5)、 《粵語拼音字表》(香港語言學學會,1997)、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藍德康編著,1998)、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上版(中華民國教育部編)。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粵音資料集叢》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初學粵音切要》(1855)、 《英華分韻撮要》(185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191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1916)、 《民眾識字粵語拼音字彙》(1931)、 《中華新字典》(1937)、 《道漢字音》(1939)、 《粵音韻彙》(1941)、 《道字典》(1941)、 《廣州音字彙》(1962)、 《部身字典》檢字表(1967)、 《同音字彙》(1971)、 《粵語同音字典》初版(197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排印本(1996)、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1988)、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1992)、 《常用字廣州話異讀分類整理(1994)》 《廣州話正音字典》(2004)。
本網站嘅廣東話詞彙定義等使用《粵典》粵語辭典計劃資料,以《粵典》開放資料授權協議授權下轉載。特別鳴謝:香港粵語語料庫、香港大學語言學系、林璃蝶女士、劉擇明博士、Can Cheng、昭源字體。

本網站嘅普通話詞彙定義等使用臺灣教育部嘅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資料, 以「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共享創意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嘅廣東話發音用黄冠能錄音資料,以「GNU通用公眾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例句等使用香港粵語語料庫資料, 以共享創意特許條款之「姓名標示4.0國際」授權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