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辭林
廣東話辭典
關於你嘅查詢:,我哋搵到45筆資料。
jyu4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動詞
1
憂慮。
性命堪虞
出處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前虞跋胡後恐疐尾,三納之而未克。
2
疑慮、顧慮。
出處
《詩經.魯頌.閟宮》
無貳無虞,上帝臨女。
3
預料、猜想。
出處
《孟子.離婁上》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新唐書.卷一三八.李嗣業傳》
虜不虞軍至,因大潰。
4
欺騙。
爾虞我詐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名詞
1
國名:(1)傳說為舜祖先的封地,故址約在今山西省平陸縣虞城。(2)舜子商均受封之地,故城約在今河南省虞城縣西南。
2
參見「虞舜」條。
3
姓。如宋代有虞允文。
虞候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古代掌山澤之官。
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
藪之薪蒸,虞候守之。
2
隋太子衛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姦。
3
唐方鎮置都虞候、虞候,為軍校之名稱;至五代都虞候等遂為禁衛之官,宋因之,元以後廢。
4
對下級吏員、侍從的通稱。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當時虞候聲諾來尋。這個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騶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傳說中的瑞獸名。白虎黑紋,尾比軀長,不食生物。見《詩經.召南.騶虞》。也稱為「騶牙」、「騶吾」。
2
古代掌鳥獸的官。
出處
《周禮.春官.鍾師》
凡射王奏騶虞,諸侯奏貍首。
唐.賈公彥.疏
騶虞,天子掌鳥獸官。
3
古代行射禮時所用的樂章。見《周禮.春官.大司樂》。
4
《詩經.召南》的篇名。或亦指美田獵之詩。
出處
根據〈詩序〉
騶虞,鵲巢之應也。
首章二句為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
不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
出處
《詩經.大雅.抑》
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西遊記》第一七回
若稍有些須不虞,老孫可是好惹的主子!
2
不憂慮。
不虞匱乏
虞姬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齊威王的愛姬,名娟之,曾勸威王任用賢人北郭先生,王從之,齊國遂大治。見漢.劉向《列女傳.卷六.辯通.齊威虞姬》。
2
項羽的愛姬虞美人。參見「虞美人」條。
虞仲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人名。周太王的次子,泰伯之弟。參見「仲雍」條。
虞集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人名。(西元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元仁壽人。文宗時官至奎章閣侍書學士,纂修經世大典,世稱邵庵先生,著有《道園學古錄》等書。卒諡文靖。
無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沒有憂患、顧慮。
出處
《書經.畢命》
四方無虞,予一人以寧。
《三國演義》第二九回
毒已入骨,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
憂虞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憂愁。
出處
唐.杜甫〈北征〉詩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
及看公面上氣色有滯,當有憂虞,故意假說乏錢還店,以試公心。
虞山
臺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1
山名:(1)即山西安邑縣東南的吳山。(2)在江蘇常熟縣西北,因周時虞仲曾治理當地而得名。也稱為「隅山」。(3)位廣西桂林縣東北。也稱為「舜山」。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嘅粵語審音配詞字庫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粵音韻彙》(重排本)(黃錫凌,1991)、 《李氏中文字典》(第二版)(李卓敏編纂,1989)、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周無忌、饒秉才,1988)、 《粵音正讀字彙》(第二版)(何文匯、朱國藩編著,2001)、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余迺永校註,1993)、 《集韻》(丁度等編,1985)、 《康熙字典》(張玉書等編纂)、 《大漢和辭典》(諸橋轍次著,1955-60)、 《辭源》(廣東、廣西、湖南,商務印書館,1987)、 《漢語大字典》三卷本(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5)、 《粵語拼音字表》(香港語言學學會,1997)、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藍德康編著,1998)、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上版(中華民國教育部編)。
本網站廣東話讀音等使用《粵音資料集叢》資料,其收錄典籍包括 《初學粵音切要》(1855)、 《英華分韻撮要》(185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191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1916)、 《民眾識字粵語拼音字彙》(1931)、 《中華新字典》(1937)、 《道漢字音》(1939)、 《粵音韻彙》(1941)、 《道字典》(1941)、 《廣州音字彙》(1962)、 《部身字典》檢字表(1967)、 《同音字彙》(1971)、 《粵語同音字典》初版(197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排印本(1996)、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1988)、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1992)、 《常用字廣州話異讀分類整理(1994)》 《廣州話正音字典》(2004)。
本網站嘅廣東話詞彙定義等使用《粵典》粵語辭典計劃資料,以《粵典》開放資料授權協議授權下轉載。特別鳴謝:香港粵語語料庫、香港大學語言學系、林璃蝶女士、劉擇明博士、Can Cheng、昭源字體。

本網站嘅普通話詞彙定義等使用臺灣教育部嘅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資料, 以「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共享創意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嘅廣東話發音用黄冠能錄音資料,以「GNU通用公眾特許條款」授權下轉載。

本網站例句等使用香港粵語語料庫資料, 以共享創意特許條款之「姓名標示4.0國際」授權下轉載。